筷子作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350字
主页 > 文化作文 > 传统 > 筷子作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350字

筷子作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350字

时间:2021-07-21 13:00:47 | 编辑:赵宁

  筷子作文1

  筷子一双,奥妙无穷。或许,在了解筷子之前,我们关于筷子的认识,大概只有“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了吧。

  可殊不知,这筷子中竟包含了千千万万文人志士所寄予的情感。拜读李白的《行路难》,感叹“停杯投箸不能食”丢官离京的境遇,同情“拔剑四顾心茫然”迷茫落魄的心理;吟诵杜甫的《丽人行》,“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借杨氏兄妹奢靡,讽当时统治腐败;品味“红艳诗人”朱淑真的《咏箸》,展生活情趣,道心中疾苦……

  一双筷子,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本身说明了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而现在,它已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象征!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几千年对筷子的使用,早已形成了成熟的礼仪常规,比如长辈没动筷子,小孩是不能先动的,这是对长辈的尊敬。这不,又要开饭了,我坐下顺手提起筷子,刚伸进了盘中,转念一想,不对,爸妈还没有夹菜呢,于是便悄悄地缩回了手。

  一双筷子握在手中,我思绪万千:原来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呀,它时刻影响我们,以各种无形有形的方式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处处留心皆学问,爱上传统文化,爱上生活。[由www.hAozuowEn.com整理]

  宋词作文2

  说起我与宋词结缘,早已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又入秋了,多愁的文人墨客总愿为秋添上璀璨的一笔,窗外兰草淡淡,像极了这清简的日子。难得闲暇,又有情致看这日出日落。

  在深邃无涯的书海里,一册宋词,是难以引人注目的,可若有缘,你便能一眼看见。层层排列的书架上,随书拾起一册,他便注定要让你认识!翻读一卷宋词,会发觉每一阙词,都会说话;每一个字,都有感情;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邂逅他们的境遇,就是在填充自己的内心。

  正无心翻阅,清风吹过,窗棂为席,词书为枕,伴着宋词,翩然入境。我是看客,宋都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擦肩而过,喧喧闹闹,哪像词人住的地方?信步前去,貌似是馆栈,推门而入,却无意进入了下一个梦境。站在江水岸边,山中隐居者的小屋若隐若现,白云飘飘,似能载人,我试图抓住,可那云彩似有灵性,竟载我过了江,各个词人的小屋竟齐聚一山之中。他们正在进行“斗词大会”,万千没有诗载的绝句佳词被我无意间听到。我看得见他们,可他们却看不见我,我要到他们各自的屋室里瞧瞧。

  推开一扇竹木门,又来到了下一个梦境。月下有一女子,倚着亭柱,点着荷灯,青盏中颤晃着玉液琼浆,桌案上铺着一沓宣纸,一支湖笔,一方龙砚,想来便是有身份的人,池中荷灯摇曳,那女子一饮而尽,提笔飞鸿。青丝绕过脸颊,将其拨入耳后,我惊了,那女子竟和我相貌一般!

  醒来方知是梦,噢,是梦中梦。那时的我,也不知还有宋词那样一种文字,只是喜欢罢了,殊不知,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追求,与宋词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的奖赏。韶光云烟过眼,缘来时,当好好珍惜,不辜负人间风月,锦绣年华。

  扎染技艺作文3

  今天我要学习扎染技艺,只见老师搬来一口大缸,里面盛满了颜料。我好奇极了,要染什么颜色呢?等老师放下来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是蓝色——古人最常用的色,因为它是从随处可见的兰草中提炼出来的。

  老师给我们每人一块方方正正的白布,先让我们折布。看着这块洁白无瑕的布,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星汉灿烂的夜空,还是神秘莫测的宇宙?想到这儿,我左边折一下,右边叠一下,三下两下就折出了心中薄饼似的三角布。到扎花部分了,我先在左右两边各扎了一道,忽然听见“啪”的一声,原来是皮筋崩断了,看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扎皮筋也不能太用力。最后,我又在中间绕上了一圈,但我想让它留白更多些,所以就绕了两圈。终于可以染色了,这可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先将它放进深蓝色的染缸里,然后带上手套将它按在水下不停翻转,让里面也能完全浸透。听老师说,古人都把衣服染成深蓝色,就是为了穿得更久,这样一遍遍地水洗,颜色就不会很快褪掉。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把作品从缸里捞出来,使劲拧干,迫不及待地解下皮筋,把方布一下子展开。哇!蓝白相间好像打水漂时湖面荡起的一圈圈涟漪,又好似四周围着高大围墙的城堡。哈哈,要是李白穿上我染的衣服,一定会写出更多精彩绝伦的诗篇。今天,不仅学习了有趣的扎染技术,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力量!

  皮影戏作文4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李夫人,非常高兴。

  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奇妙的过程。在我看来,最讲究的一步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

  而关键的一步是缀结合成。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等,共计十一个部件。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萎靡不振。

  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制作一个皮影的费时费力。皮影戏,让我爱上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