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主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500字 >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时间:2019-06-29 17:01:27 | 编辑:刘丹

第1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 《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作家-施耐庵撰写的。在这个寒假了,我就拜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水浒传》写出了北宋末年社会的阴暗,那些贪官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欺压百姓,真是让人恨之入骨。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非常敬佩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他们各有所长,有勇有谋。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胆大心细、见义勇为、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还有李逵的率直、胆大、忠诚。这些好汉他们有情有义,肯为兄弟上刀山下火海,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令我崇拜。[由www.haoZuowen.Com整理]

读了《水浒传》,让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还让我知道了做事要敢作敢当,要多动脑思考。我们也应该向这些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英雄好汉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牺牲,扶助有生活困难的人这种可贵的精神。

作家施耐庵把书中每一位好汉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不愧是值得阅读的一本名著。

第2篇: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之一。它描写的是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好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水浒传》能入选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我都十分喜欢。但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宋江。宋江是梁山泊的“领头人”。我喜欢他的义气;喜欢他的勇气。因为,他身上的优点,给了我别样的感受。

看《水浒传》之前,我喜欢看文笔优美的文章。但因老师的强烈推荐,我只能不得已而“观”之。老实说,翻开书页时很无奈,一目十行,但一本好书的魅力就在于,只要肯去读,不知不觉中,你已被精彩的情节和绝妙的布局俘虏,什么时候走入书中,什么时候忘记了自己,全然无觉。

想宋江初任梁山泊首领,一百单八将,无一不被他管束得规规矩矩,严守纪律;其他领头人在军后等战果的时候,他却带兵出击,冲锋陷阵;当他在官府的迫害下喝了毒酒,又怕鲁智深因此生出祸端殃及无辜,只能忍痛骗“花和尚”也喝下毒酒……宋江当时的心情是悲?是痛?我陷入了沉思。

《水浒传》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随着故事情节或悲或喜、或怒或哀……读完才明白,《水浒传》之所以流传百世,并非以华丽的词句、优美的行文取胜,能被后人奉为经典,全凭贯穿全文的一种精神,加之作者塑造的一众人物,每一个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仿佛藏在书页后,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一支神奇的笔,一帮神奇的“梁山好汉”,一种爱憎分明、追求自由的精神……

我喜欢这本书,我喜欢这种精神。

第3篇: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既然是文学名著,必有其发光出彩之处。之前虽然囫囵吞枣的看过一点,但完全不知其所云。这个假期我再次随梁山泊的各位好汉们深刻体会了一番?的“忠孝义”。

《水浒传》里的人物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就拿“花和尚”鲁智深来说。他得知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帮助他们逃跑,然后激怒郑屠,三拳便把郑屠打死了。《好汉歌》唱得好: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哇!别看鲁智深鲁莽,但他粗中有细,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真汉子。

《水浒传》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事态变化让人意想不到。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深刻认识“忠孝义”。

忠:他们对国家忠心耿耿,宋江宁死也不愿李逵造反,几次阻拦。还助朝廷平定方腊。这又让我想起方腊的大将庞万春,他对方腊也是忠心耿耿,在方腊战败时竟还说:“我主莫怕,大将庞万春前来护驾。”最终死在林冲枪下。

孝:梁山英雄身上并不缺对父母的孝。李逵思母心切,便背老母上梁山。可谁知,李逵去打水时,母亲被老虎吃了,一怒之下,连杀四虎;还有武松。当他得知哥哥被潘金莲毒害,为了给哥哥报仇,于是割下潘金莲的狗头祭拜哥哥。还大闹鸳鸯楼,杀了西门庆。被流放到孟州也在所不惜。

义:好汉们为了兄弟朋友,赴汤蹈火,舍命相助,同生共死。何其伟大的“义”呀!

《水浒传》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英雄们的“忠孝义”,更使我强烈地感受到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

第4篇:读《水浒传》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水浒传,有很多感想。

水浒传,主要讲的是北宋末年以松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结果收了招安,纷纷遇害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人物是李逵。李逵出身贫苦的农家,家中只有一老娘,哥哥在别人家干长工。他虽然亡命江州,做了小牢子,但仍然保留着农民纯朴的本色。对兄弟充满同情心。当李逵发现李鬼冒充他行劫时,他生气极了,但听到“假李逵”说自己家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时,非但没杀他,还给了他十两银子。有一次,他听说平时敬重有加的宋江抢了良家女子,立刻抡起大斧,砍倒杏黄旗,不由分说要杀宋江。可当他知道自己是冤枉了宋江时,又毫不犹豫的向宋江负荆请罪。

李逵是一团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恶势力的旋风。对统治者和世间一切不平,他永远势不两立。他天不怕,地不怕。要用那“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板斧砍“鸟官军”“鸟官府”甚至大宋皇帝的“鸟位“。

在战斗中,他永远冲在第一位。江州劫法场时,他从茶楼上跳入官军层层包围的刑场,从敌人手上夺回宋江戴宗的生命。每次作战,若是让他闲着,他便要生病。

可英雄最后也喝了毒酒,惨死了。他死后,宋微宗还梦见他“抡起斧,向自己砍来”吓出了一身冷汗。

李逵是好汉们的一个代表,他革命最为勇猛,令官军闻风丧胆,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人物之一。

通过李逵,我知道了人要有勇气,虽说他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他知错就改,这一点也值得大家学习!

第5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其实,我认为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70回是以宋江、晁盖为首,渐渐吸纳江湖四方的豪杰上梁山。在这些好汉中,有自愿上山的,有的是被贪官污吏逼得无处可走的地步才上山的,还有的是受到感召而上山的。但不论如何,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当时那腐败的政治。在这一时,那些梁山的英雄们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杀得贪官污吏心惊胆战,令人大呼痛快。而作者也有意借此发泄他对当时社会腐败政权的不满。后50回描述的是梁山好汉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为国家效力的过程。他们北征辽国,剿灭虎田、王庆,众头领尽皆无损,威枕四方;南讨方腊一役,却使梁山英雄们损兵折将、七损八伤其生存者并未因此而获得合理、应得的回报,反遭奸臣迫害,梁山好汉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表现出了忠心报国的无奈。

所以说《水浒传》也同时反映出了北宋的政治和社会的腐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