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与自知议论文(精选3篇)
主页 > 作文体裁 > 议论文 > 知人与自知议论文(精选3篇)

知人与自知议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22-05-30 12:17:03 | 编辑:张小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人与自知议论文3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知人”与“自知”

  吴淅童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这句话将“自知者明”放在“知人者智”之后,更加强调了人需自知的必要性。

  因此,我认为知人的前提是自知。

  之所以要先自知,是因为认识自己是认识万物的开始。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认识自我了,即使那时候可能还没有形成“自我”这样一个概念,可在家人的培育之下,我们的生活习性、三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清晰。而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能力认识万物或了解万物,因为我们也是万物中的一个个体,若不先认识自我,就没有能力走进万物,认识万物。

  形成自我独立的认知,是判断外物对错的根本。

  只有当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独立的判断是非的意识,我们才能通过知人去了解他人的优点,提升自我,进而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认知;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判断,才会发现他人的缺点,并以此来匡正自己。若对自我,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未先做到自知,不但会不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什么,为了什么而奔赴,更有甚者会麻木的跟从他人,最终在人流中迷失自我,缺少判断力,从而不能知人,最终极有可能会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由此可见,在知人前没有自知会带来多大的害处。[由www.haoZuowen.Com整理]

  知人与自知,两者对于人的人生发展同等重要。

  自知,是通过了解自己来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足与需求;而知人恰恰是通过知晓他人,来完善自我,两者相辅相成,例如生物学中的互利共生关系,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利用有毒的刺细胞为自己的生存提供保护。同样知人与自知也是如此,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终成为一个更完善的自己。

  知的最高境界,即知人与自知达到平衡状态。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先自知。

  第二篇:知人以自知

  许荻

  前些日子,我们是否会成为我们所讨厌的人的词条在全网霸榜。我们所厌恶的,是我们所要摒弃的,我们所热爱的,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因此知人以自知。

  何谓知人以自知?无疑是通过他人之举动来丰盈自我。将目光聚焦在风华正茂的航天研究者身上时,我们明白自己要有科学创新精神,将目光聚焦在不惧逆行的医务工作者身上,使我们知道自己要有救死扶伤精神,再将目光聚焦在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身上,使我们懂得自己要有爱岗敬业精神。

  自知,是踏在知人的肩上不断探索未知。

  只自知不知人,我们就犹如“井底之蛙”,只能“跂而望矣”却永远达不到“登高而不见”的境界。

  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当时的中国人没有选择得过且过,而是认识到自我与世界的差距所在及时觉醒,代代中国人借着前人的力量逐步了解当代中国还缺什么,自己还需做些什么。时光飞逝,如今的中国已成为航天技术遥遥领先的大国,探索着一个又一个未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知人与自知是一段没有终点的循环,付诸实践,方可自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作为未来国家栋梁的我们,不断认识到中国之所以有当下如此的繁荣昌盛,是一段段令人悲痛的屈辱史铸就的。吾辈青年所要做的,即是不忘历史,以史为鉴,不断进步,不畏磨难。

  假使天下人都只知人而不自知,那么“知”存在的意义,就由自省与完善不断演化为批评与指责。

  冰心曾言“即使是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达到万里前程的前提是自我反省,并及时加以改正。若是这个社会都充斥着控诉,而没有人愿意为之付诸行动,压抑的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将人吞噬,万丈深渊处再也不会有万里的前程。

  人生就是在一次次修正中变得绚烂纷呈,就是在一次次“知人”中获取“自知”的力量。

  吾辈青年,结果国家历史的重担,不断“自知”,为中国之未来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

  知人,以自知。

  第三篇:自知者明道

  鞠润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已经为反省自身,劝诫他人的名句。似乎知人”,“自知”在部分人心中是同等重要,可我认为只有先自知才能知人,才可以明白万物间存在的道”。

  自知,是“孔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能够反思自己所得所失的一种能力;是五四运动中受到新思想洗礼后对自己有新的认知的一种觉醒;是焦裕禄知道自身之责任,奔波于沙海,争做党的好干部的一种红色奋斗精神。自知是能力,是品质,是精神,是通过自身去了解社会自然的关键途径。

  而“道”,可为多种,是万物之间联系顺应自然,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是顺应社会,融于社会。自知,是打开,理解“道”世界的大门。

  所以,自知者明道。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从自然领悟自身,又从自身领悟社会。

  假如老子不自知,不愿走出国家,只愿停留在小国一隅,自己的才华没能绽放,最后便只能默默无闻。可老子并没有,当他看到“天高任鸟飞”的时候,他便知道,自己的才华不应拘于在小国一隅,自己应站在更高的舞台之上。这即是自知,老子知自己身上之才华应放眼远外,于是踏上征途。别的官员说不定自己拘于一时,享受一时,空有一满腹才华,最后沉沦在红尘中。

  老子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是因为他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从自然中领悟的知识,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写下来,留给后人思考,所以他去向不一时,也不推辞,将自己的思想流遍九州大陆,从而留下千年金句,活出了人生价值。

  自知不是骄傲自大,过度谦虚,而是客观评价自身。

  自知不一定通过自己,也可以通过他人合理的劝诫从而改变自身,它可以小到朋友之间,鲍叔牙牙和管仲,相互劝诫,从对方了解自己,最后成为一代名臣。

  也可以大到治理国家,唐太宗以魏征为“鉴”,一个愿直谏,一个愿改变,最后唐太宗通过自知,终达到天下太平。

  放眼当下,自知者并不是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去改变,而是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通过自知想要达到的目标。确定目标,自知才有方向。

  例如华为,从名字上看“中华有所作为”,就已经有了目标,从而就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有了自知的方向,从而“山挡不了来路,水挡不了归途”的坚强精神。

  可见,自知,也需要目标方向,才能走上自己的“道”。

  我们要像雄属一样,瞄准目标从而自知,最后飞越于自身的道途之中。

  上面的这些是好作文网小编专门整理的知人与自知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