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议论写法指导
主页 > 高中 > 高考 > 高考作文议论写法指导

高考作文议论写法指导

时间:2017-12-04 11:05:39 | 编辑:王晓坤


高考作文议论写法指导(类)
写法一 列举事实证明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800字。
应考议论文写作知识精要配套例文(一) (2008-01-04 15:36:41)
标签:议论文 高考优秀作文 问题与对策 教育
分类:生活 作文----因势利导


例文1
良心无价
曹培云
如果以“什么东西不能卖”为题向十位商界朋友发问,恐怕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这很正常,每个人的秉性、习惯、修养均不相同,我们似也没有强求人家一致的必要。但是我想,至少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能卖,那就是良心。(“起”,提出“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能卖,那就是良心”)
良心,说白了,是指人们对是非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正确认识。良心无价,它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没有良心决定着一个人的形象;而对于一个经商者来说,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小觑不得。(“承”。“承接”论述,解释“良心”的内涵,说明“良心”的价值。)
近日,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儿,事儿不大,却很耐人寻味。那里有一个手艺非常好的豆腐倌,做的豆腐个儿大、鲜嫩、口感好,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愿意买他的豆腐。可最近连续几天都没见他出来卖豆腐。乡亲们挺纳闷儿,纷纷到他家中询问。他坦率地说:“我得肝炎了,不能再卖豆腐了;如果再卖,那可太没良心了。”乡亲们都很感动。我知道后也十分感动,并由此想到很多。这位普普通通的豆腐倌之所以放着钱不挣而果断地停业,我们可以用很多理由去解释,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他仍固守着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而精神家园里最鲜艳的“花朵”,则是他那颗充满浓浓爱意的良心! (“承”的继续,举出典型事例论述“良心”的可贵。)[由wWw.HaozuoWen.com整理]
他深知良心的宝贵,所以格外珍惜它。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老板”都像他那样珍惜良心。在“孔方兄”的“感召”下,早把良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理由倒也充分:“这年头儿,无商不奸,良心值几个钱?”在他们眼中,精神与肉体、人格与尊严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拿到市场上讨价还价。于是,坑蒙拐骗理直气壮,假冒伪劣畅行于市,明晃晃的“宰人刀”到处高悬;此时,“文人”们也不甘寂寞,炮制出一部部“拳头+枕头”的“商品”,急不可耐地投放市场……凡此种种,说“道德滑坡”“道德沦丧”,实不如说是良心连同商品一起卖掉了更贴切! (“转”,揭露、批判丧失“良心”的行为。)
或曰,这些人意识上、行为上产生种种“异化”的原因,是客观上受到封建意识和资产阶级意识的侵蚀,是社会道德维护体系不完善和受到少数坏人的影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一些社会因素对人们心理、行为的综合作用。事实上也不尽然。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不就是因为有思想、有感情、有道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吗?豆腐倌乃至更多的善良的人们,其言行已完全证明:只要守住精神家园,守住良心,即使是物欲横流百般诱惑,也会坐怀不乱的。(进一步批驳一种错误认识,是“转”的继续。)
不要再寻找什么客观理由。我们的确很平凡,的确需要生活得更好些、更滋润些。但这些都不该成为抛弃良心的借口。我们需要守住精神家园。让我们在良心所筑成的崇高面前保持应有的敬畏吧,当我们左右徘几欲迷途时,请紧紧握住自己的良心。这样,我们便有了生存的自信。──这,恐怕不仅仅是对商界朋友的忠告! (“合”,抛弃借口,守住良心,“这样,我们便有了生存的自信”;而且指明,这不仅是对商界朋友的忠告。)
(选自1994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
例文2
在义与利之外
周国平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信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时间就是金钱!”企业家用这句话促进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蒙上铜臭,使人际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我们曾经批判过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之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成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的“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尤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接人待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我自己的一个信念:在义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选自198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本文的观点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但它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主张,而是从“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说起,然后再提出“义利之外”的人生态度。这样,全文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论证结构:
有三种人生态度:伦理的、功利的、审美的;
伦理的、功利的人生态度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自我”,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所以“审美的态度”是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这是一个演绎推理的三段论结构。例文3
呆 气
邹韬奋
我们寻常大概都知道敬重“勇气”和敬重“正气”。昔者曾子谓子晨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从理直气壮中所生出的勇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人问他什么叫浩然之气。,他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真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正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但是我意以为非有几分呆气,勇气鼓不起来,正气即将消散;因为“虽千万人,吾往矣”!非有几分呆气的决不肯干;“以直养而无害”,亦非有几呆气的人也不肯干。试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不是呆气的十足表现吗?
研究任何学问,欲求造诣深邃者,也不可不有几分呆气。据传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牛顿,有一天清晨正在潜思深究的有味当儿,他的女仆预先把鸡蛋置小锅旁备他自煮作早餐。他一面沉思,一面把手上的一只表放火锅内滚水中大煮特煮,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又据传说电学怪杰爱迪生结婚之日,与新夫人同车经过他的实验所,把夫人暂停在门外,自己跑进去取什么东西,不料进去之后,忘其所以,竟在一张桌上大做其实验,把夫人丢在外面许久,最后由新夫人进去找了出来,才一同回家去,这又不是呆气的表现吗?大概研究学问非研究到有了呆气的境域,钻得不深,求得不切,只有皮毛可得。彼科学家思创造一物,发明一理,当其在未创造未发明之前,人莫不讥为梦想,甚乃狂易,认为徒耗光阴,结果辽远,而彼科学家独能不顾讥笑,埋头研究,甚至废寝忘食,甘之如饴,非有几分呆气为后盾,岂能坚持得下去?
委身革命事业以拯救同胞为己任者,也不可不有几分呆气。彼革命志土,思为国家谋幸福,为人民除痛苦,而当其未达到谋幸福除痛苦之前,无一兵一卒之力,无弹丸凭借之地,在他人见之.未尝非纸上谈兵,痴人说梦,认为必不可以实现。然卒以被大革命家之规谋计划,冒万险,排万难,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敢为.刀斧不足以惧其心,穷困不足以移其志,置身家性命于度外,而登高一呼,万方响应,翕然从风,固为万流景仰.但在流离颠沛之际,非有几分呆气为后盾,能坚持得下去?诚以凡事非有几分呆气来应付,处处只计及一己利害,事事顾虑前途得失,无丝毫之主见,无丝毫之冒险精神,迟疑不前,趑趄不进,永在彷徨歧路之间而已。
此外欲能忠于职务,亦非具有几分呆气不可。在办公室中但望公毕时间之速到,或手持公事而目注墙上所急时计①者,大概都是聪明朋友的把戏,事业交在这种人手上是永远办不好,这是可以保险的。因为他所缺乏的就是忠于职务机公务如己事的呆气。降而至于交友,也以具有几分呆气的朋友为靠得住。韩退之②所慨叹的“上穷乃见节义”,朋友穷了,仍不忘其友谊,此事非有较高程度之呆气者不办!
我们寻常的心理,大概无不喜闻他人之誉我聪明,且亦时欲表现其聪明;又无不厌闻他人之称我为呆子,而并不愿自认为呆子。初不料呆气也有那么大的好处!
例文4
人才抢夺
曾白融
春秋时代,诸侯争王争霸,连年混战。很多贤君懂得了用贤而霸的人才学理论,因而争相招致人才。燕昭王于易水之滨,筑招贤台,积黄金于台上,以奉四方贤士。于是士争趋燕。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弱小的燕国,短期内变得国富兵强。乐毅伐齐,下齐七十余城,几乎灭掉了齐国。秦孝公下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闻令入秦,使秦富强起来。
以上是公开的以官位、以名利招贤,而有的却是出奇计、用计谋抢夺人才。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位,管仲傅于公子纠,鲍叔牙傅于小白。管仲箭射小白,小白佯死,得反国继位,是为齐桓公。管仲借鲁国兵与齐战,大败。桓公遗书鲁国,逼鲁庄公杀了公子纠,而对管仲呢,桓公却说要亲手杀死他。其实鲍叔牙早已说通桓公:“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因此桓公“实欲用之”。而鲁国智士施伯也看出了管仲是个非常之才,因此初时劝鲁庄公留管仲于鲁,后又劝他杀掉。齐使者隰朋是知道桓公用心的,因此威胁鲁庄公说,桓公必要亲手“醢之”才“甘心”。鲁只得将管仲囚归齐。齐即以之为大夫。管仲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秦穆公更是出奇计抢夺人才的高手。晋灭虞国,虞国臣百里奚归晋。晋比之于仆妾,以之为秦穆公夫人媵于秦。他中途逃奔楚国。楚王以为圉人牧马于南海,秦穆公打听得此人是个贤者,但怕提醒了楚国。因此用五张羊皮这种最低价钱赎回了百里奚。穆公即授以国政,号曰五羊大夫。百里奚又推荐了蹇叔,穆公遣公子絷假作商人,从宋国悄悄地迎来蹇叔,也授上大夫之职,与百里奚同称二相。
20世纪的今天,比之春秋时代,地球好像缩小了,不少人已具有四海为家的意识,但各国如何招致人才,留住人才,仍然是个题目。
本文是一个“归纳推理”的结构:燕昭王筑招贤台,“士争趋燕”,燕于是“国富兵强”;秦孝公以官位招贤,也富强起来。这都是以官位、名利招贤。齐桓公得管仲而为“五霸之首”,秦穆公得百里奚、蹇叔以为“二相”,则都是“出奇计、用计谋抢夺人才”。以上四君虽手段不同,但都“懂得”人才学理论,都能得贤才而富国家、成霸业,由此可推出一个普遍规律:各国要想富强,必须设法招致人才,留住人才。全文就是这样一个推理结构,简洁明朗,很便于学习。例文5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作文评分:60分
专家点评:本文标准立意鲜明,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文章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层次清楚,议论中肯,并能较好地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是一篇较好的作文。但开头一段个别提法不甚准确;对《蜀道难》主题的理解仅属一家之言。
例文6
说“安”
“安”字有很多含义,其中之一便是“安逸”,“安逸”其实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一种安逸;“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安逸;然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的一杯清茶、一壶酒也是一种安逸。安逸是一种释然,是一种随心,是一种大风大浪后的平静与享受。
佛祖释迦牟尼放弃自己王子的奢侈生活,宁愿漂泊于世,苦求真理。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得到完善。他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安逸。这样的安逸不同于安于现状,是他在艰难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升华中寻得的。这样的安逸也不等同于安乐。他在找到完善的自我之后,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巡游世界、暗渡众生。因此,安逸,是找到真理后内心的平静,是修行自我后无私的奉献。
陶渊明抛下尘世的功名利禄而归隐田园。无论是他曾幻想的武陵桃花源,还是他自己所经营的“草屋八九间”,他都在追求一种安逸。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想让物质的铜臭味破坏他心中的圣境。他的这份安逸,有别于一些人的逍遥快乐,有别于一些人的事不干己,而是希望回归农村的质朴、纯洁,回归人类本性的善良与自然。
李白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斥,但他可曾想到,后人眼中的他,没有被官场失利的阴影所遮蔽,而是一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情万丈的诗仙!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传百年,世人称赞,又胜过了多少苦苦追求一官半职,终生逃不出科考的人!他的释然、豪爽,不也是一份安逸吗?不被名利所束缚,这份安逸,就是当时的皇帝也难以享有。没有这样的安逸、洒脱,李太白怎能留给后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句呢?
安逸给予世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不是众人分食的一块蛋糕。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埋藏着的一种态度。当我们奋斗一生,努力追求过自己的理想后,我们也许有了白发,也许皱纹爬上眼角,但此时,我们能够说,自己的能量曾经真正的释放,自己曾经真正拼搏过、付出过,即便没有来生,我们也不后悔。这时,我们得到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安逸,我们此时才真正能够微笑,能够宽容,能够无悔。
【点评】
“安逸其实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这是本文内容的切入点,范文开篇就提出了安逸是漫漫人生旅途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善于化大为小:文章首段即从“安”字多种含义中择其一种——“安逸”入笔,不仅角度小,而且入题快,点题巧。
文章由佛祖释迦牟尼写到陶渊明,由陶渊明写到李白,显示作者眼界之开阔;文章由“安逸是找到真理后内心的平静”,写到“安逸是修行自我后无私的奉献”;由“安逸是希望回归农村的质朴、纯洁”,写到“安逸是回归人类本性的善良与自然”,显示作者思维之深邃。一面是安于现状,一面是大彻大悟;一面是苦苦追求一官半职,一面是释然、豪爽、安逸、洒脱。这些深谙“安逸”之味的楷模,在作者笔下是如此风情万种。总之,意境高超,例证恰当,语言晓畅,能对话题主旨进行富有诗情和哲理的阐述,是这篇考场佳作的突出特点。(陈中复)
例文7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的反思,不停的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点评】
本文采用议论文的写法,审题准确,入题快捷。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能针对现实,颇有时代气息。论据鲜活,材料典型,总分结构,条理清晰;正反对比,论证充分;灵活引用,恰到好处;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圆合。在论证过程中,作者从国家民族的高度进行论述,虽然口子开得大,但作者所引材料新颖、恰当、充实,并十分典型,安排材料也颇具匠心,先正后反,由外而中,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分析中肯,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全文展现作者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较厚的语文功底,虽然文章中有个别句子在表达上还不是很恰当,但瑕不掩瑜。(点评教师曾思彬)
例文8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